春季是心理问题和疾病高发的季节。那么,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心理上的困扰和问题,愉快健康地度过春天呢?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向同学们提几点建议:
(一)合理饮食,清淡蔬果为宜。
春季新鲜水果、蔬菜很丰富,多吃水果蔬菜,可以补充维生素,提高免疫力。也可多吃点坚果、奶制品和豆制品,以补充矿物质、蛋白质和脂肪。春季饮食宜清淡、营养均衡。尽量避免吃过多生冷、辛辣、油腻的食物。
(二)养足精神,保证睡眠质量。
人的精神活动顺应气候的变化而变化。由于“春困”现象的发生,我们需要注意提高睡眠质量,早睡早起,适应春天的生发之气。让自己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,以使身心和谐,从而促进乐观的情绪,缓解压力。
(三)制定计划,追求自我价值。
一年之计在于春,把自己的生活有序地安排起来,形成一些良好的习惯,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有价值,也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忧愁。比如:坚持每天清晨做20仰卧起坐,背5个英语单词或一段美文,每天吃一个新鲜水果,每天记录和复习听课笔记,每天坚持阅读等。通过有计划的生活来提高生活的意义感,甩掉一个冬天带给你的慵懒阴郁。
(四)沐浴阳光,放松平衡身心。
春季万物复苏,外界的刺激增加,使人们的情绪困扰增多,内心无法平静。在春季我们可以经常开窗晒被,让自己沐浴在阳光下。有条件的可在房中置些鲜花绿植,香气刺激大脑,可使人整个身心平静放松。也建议同学们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进行诸如慢跑等户外运动,这样可以帮助大家舒缓压力、平衡身心。
(五)倾诉烦恼,甩掉情绪包袱。
心理学研究证明,倾诉自己的负面感受不仅可以减轻悲伤、愤怒等负性情绪,还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。对于有心理困惑的人来说,如果能将自身内心的烦恼表达出来,那么就会获得心灵上的释放。所以,建议有心理困扰和问题的同学,多和朋友家人沟通,与辅导员老师谈心或找心理咨询老师咨询。
(六)保暖防病,做好卫生保健。
春天到来,天气转暖,致病的细菌、病毒等也繁殖迅速,此时最容易发生传染病。春季气候变化无常,忽冷忽热,而人们经过冬天代谢功能较弱,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,危及健康。体质较弱的同学更应注意防寒保暖,以预防流感等疾病的发生。此外,春天百花争艳,花粉随风飞扬,是过敏症的多发高发期。为预防这些疾病,同学们首先要坚持身体锻炼,提高机体抗病能力;其次要注意讲究个人卫生,杜绝病源;还要多开窗户保持教室、宿舍室内空气流通。
希望以上建议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。祝同学们在这个春天里放飞心情,拥抱阳光,迎接快乐温馨的每一天!